邾姓百家姓排名
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1075 | 2018年 | 無(wú) | 2014年 | 無(wú) |
2013年 | 無(wú) | 2007年 | 無(wú) | 2006年 | 無(wú) |
1995年 | 無(wú) | 1987年 | 無(wú) | 1982年 | 無(wú) |
明朝 | 無(wú) | 元朝 | 無(wú) | 宋朝 | 無(wú) |
北宋 | 無(wú) |
邾姓起源
邾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
邾姓起源一
邾姓,中國罕見(jiàn)姓氏。據凌迪知《萬(wàn)姓統譜》記載:“邾,小邾子之后,子孫以國為氏?!?/p>
邾姓起源二
邾姓始成于西周,是古帝顓頊高陽(yáng)氏之后。古帝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(gè)兒子,第五子名安,大禹賜曹姓。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,封安的后裔曹挾在邾(今天山東省鄒城市一帶),建立邾國,附庸于魯國。邾國又作鄒國,亦稱(chēng)邾婁,有今山東費縣、鄒城、滕州、濟寧金鄉等縣地市,建都于邾(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),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繹(今山東鄒城東南紀王城)。到了戰國中葉為楚所滅,邾國貴族以國為氏,就是邾氏。
邾姓起源三
源于姬姓,出自古代邾氏族集中生活之地,屬于以國名為氏。
早在遠古時(shí)代,今山東半島上生活著(zhù)一支氏族,他們崇拜蜘蛛,認為全氏族成員都是這種神圣的蜘蛛的后裔,并受其庇佑。于是,他們把蜘蛛當作自己氏族的祖神來(lái)祭祀,用它來(lái)做氏族的圖騰和徽志,而稱(chēng)呼本氏族為“邾”。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東省鄒縣一帶。他們將自己所居之地也稱(chēng)為邾,因而在今山東鄒縣一帶留下了邾城(今山東鄒縣)、邾嶧山(又名鄒山、邾山)等地名。這些遠古人因為崇拜蜘蛛,才有了邾氏族、邾山、邾水、邾城、邾國之名,也才有后世的朱氏主體,而且曹封邾后,也承襲了古邾人的蜘蛛圖騰,因此,人們有理由認為,今日一部分邾氏宗族。
一、邾zhū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、安徽之旌德等地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多嵧ㄖ尽?、《續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載。鄭樵注云:“顓帝元(玄)孫陸終第五子曰安,賜姓為曹,其子孫亦以姓為氏。周武王時(shí)封安之苗裔曰邾挾,為附庸,居于邾。后為楚滅?!薄八煲試鵀槭?,稱(chēng)邾氏,或省而作‘朱’?!蔽宕鷷r(shí)有邾菩薩,為將軍;明代有邾安,洪武中以人材任渭南知縣;又有邾恕,大使。
二、邾
邾姓分布:北京、上海、湖北鐘祥、臺灣桃園、臺北、安徽屯溪、河南駐馬店、香港等地均有此姓。
邾姓起源:顓頊帝玄孫陸終之第五子安,賜姓曹。周武王封安之裔曹挾為附庸,居于邾(故城在今山東鄒縣東南),后滅于楚,子孫遂以國為氏。
邾姓名人:
邾經(jīng),元末隴右人,居海陵(故城在今江蘇泰縣東),入明居杭州,洪武四年為浙江考試官。
邾姓歷史名人
邾姓古代名人
邾安明朝,河中人,洪武中以人材任渭南縣知縣。(《萬(wàn)姓統譜》)
邾姓姓氏源流
一、邾zhū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、安徽之旌德等地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多嵧ㄖ尽?、《續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載。鄭樵注云:“顓帝元(玄)孫陸終第五子曰安,賜姓為曹,其子孫亦以姓為氏。周武王時(shí)封安之苗裔曰邾挾,為附庸,居于邾。后為楚滅?!薄八煲試鵀槭?,稱(chēng)邾氏,或省而作‘朱’?!蔽宕鷷r(shí)有邾菩薩,為將軍;明代有邾安,洪武中以人材任渭南知縣;又有邾恕,大使。
二、邾
邾姓分布:北京、上海、湖北鐘祥、臺灣桃園、臺北、安徽屯溪、河南駐馬店、香港等地均有此姓。
邾姓起源:顓頊帝玄孫陸終之第五子安,賜姓曹。周武王封安之裔曹挾為附庸,居于邾(故城在今山東鄒縣東南),后滅于楚,子孫遂以國為氏。
邾姓名人:
邾經(jīng),元末隴右人,居海陵(故城在今江蘇泰縣東),入明居杭州,洪武四年為浙江考試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