貫姓百家姓排名
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894 | 2018年 | 無(wú) | 2014年 | 無(wú) |
2013年 | 無(wú) | 2007年 | 無(wú) | 2006年 | 無(wú) |
1995年 | 無(wú) | 1987年 | 無(wú) | 1982年 | 387 |
明朝 | 無(wú) | 元朝 | 無(wú) | 宋朝 | 無(wú) |
北宋 | 無(wú) |
貫姓起源
一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原伯貫之后?!薄吨袊沤裥帐洗筠o典》曰:“原亦姬姓國,為晉所滅。其后或以祖上名字為氏。系出姬姓?!憋@然是黃帝后裔。
二、商代有貫國?!蹲髠鳌酚涊d:“周初分魯侯以貫國之鼎?!逼浜蠡蛞試鵀槭?。
三、為元代少數民族所取漢姓。
戰國時(shí)有貫珠。漢人有貫高。晉代有貫志。元代有散曲作家貫云石,祖籍西域北庭(今新疆吉爾薩爾縣),維吾爾族,祖父為元代功臣阿里海涯,因父親名為貫只哥,便以“貫”作為姓氏。后為避朝廷風(fēng)波,稱(chēng)病辭官,隱居杭州。明代有橫州知州貫元,又有指揮使貫義。
四、貫氏現在集居在山東省魯南地區蒼山縣南橋鎮,以姓氏為村名,貫村。村內人口大約有2000人左右85%都姓貫,
五、貫姓全國分布情況,北京、天津、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四川、山西、陜西、安徽、吉林、遼寧、黑龍江均有分布。據考證貫姓起源于山東。商代貫國在今天山東菏澤西南境內。
一、貫(貫)guàn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陽(yáng)泉,陜西之韓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多嵧ㄖ尽?、《續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載。其源不一:
1、商代有貫國,《左傳》:“周初分魯侯以貫國之鼎?!逼浜蠡蛞試鵀槭?。(《姓氏考略》將其歸入“以地為氏”之列。)(2)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原伯貫之后?!痹嗉諊?,為晉所滅。其后或以祖上名字為氏。系出姬姓。
3、或為毌氏所改,《中文大字典》據《字匯補》注:“本毌丘復姓,后去丘為毌氏。又作貫氏?!?/p>
4、為元代蒙古姓所改?!独m通志·氏族略·總論·以名為氏》載:元蘇爾約蘇哈雅(按:《姓氏考略》譯作“云石海涯”。又,“云石海涯乃蒙古姓蘇爾約蘇哈雅”之別譯,稱(chēng)“小云石海涯”以與“大”云石海涯相別耳,猶稱(chēng)張姓父子為老張、小張等?!吨袊嗣筠o典》稱(chēng)“本名小云石海涯”,誤矣。)以父名格濟格,因音訛為“貫只歌”,遂以貫為氏。
二、貫(貫)
貫姓分布:安徽淮南、江西修水、浙江余姚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均有此姓。
貫姓起源:
1、貫,即??,古貫國,濟陰蒙澤(故城在今山東曹縣南16里)即其故址,其后以國為氏。
2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有原伯氏。周大夫原伯貫之后,子孫以王父名為氏。
4、元時(shí)阿里海牙之孫貫云石,其父名貫只哥,云石遂以父名第一字為姓。
貫姓名人:
貫珠,戰國時(shí)齊國人,見(jiàn)《姓苑》。
郡望:上谷、西河。
貫姓姓氏源流
一、貫(貫)guàn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陽(yáng)泉,陜西之韓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多嵧ㄖ尽?、《續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載。其源不一:
1、商代有貫國,《左傳》:“周初分魯侯以貫國之鼎?!逼浜蠡蛞試鵀槭?。(《姓氏考略》將其歸入“以地為氏”之列。)(2)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原伯貫之后?!痹嗉諊?,為晉所滅。其后或以祖上名字為氏。系出姬姓。
3、或為毌氏所改,《中文大字典》據《字匯補》注:“本毌丘復姓,后去丘為毌氏。又作貫氏?!?/p>
4、為元代蒙古姓所改?!独m通志·氏族略·總論·以名為氏》載:元蘇爾約蘇哈雅(按:《姓氏考略》譯作“云石海涯”。又,“云石海涯乃蒙古姓蘇爾約蘇哈雅”之別譯,稱(chēng)“小云石海涯”以與“大”云石海涯相別耳,猶稱(chēng)張姓父子為老張、小張等?!吨袊嗣筠o典》稱(chēng)“本名小云石海涯”,誤矣。)以父名格濟格,因音訛為“貫只歌”,遂以貫為氏。
二、貫(貫)
貫姓分布:安徽淮南、江西修水、浙江余姚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均有此姓。
貫姓起源:
1、貫,即??,古貫國,濟陰蒙澤(故城在今山東曹縣南16里)即其故址,其后以國為氏。
2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有原伯氏。周大夫原伯貫之后,子孫以王父名為氏。
4、元時(shí)阿里海牙之孫貫云石,其父名貫只哥,云石遂以父名第一字為姓。
貫姓名人:
貫珠,戰國時(shí)齊國人,見(jiàn)《姓苑》。
郡望:上谷、西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