樸姓百家姓排名
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293 | 2018年 | 無(wú) | 2014年 | 無(wú) |
2013年 | 301 | 2007年 | 無(wú) | 2006年 | 498 |
1995年 | 無(wú) | 1987年 | 無(wú) | 1982年 | 406 |
明朝 | 無(wú) | 元朝 | 無(wú) | 宋朝 | 無(wú) |
北宋 | 無(wú) |
樸姓起源
1.中國樸姓最早起源于東漢時(shí)益州(今大致為四川)巴郡。據《三國志·魏志》記載:“建安二十年,巴夷王樸胡,舉巴夷來(lái)附?!?/p>
2.如今吉林朝鮮族此姓甚多,這是樸姓的另一個(gè)來(lái)源。
注意,這個(gè)目錄中的前后的地名都是在朝鮮半島上的,非在中國大陸地名。有朝鮮半島上的善山、吉林、平澤、羅州、順興、安東、野城、顧水、廣州、慶
州、松山、金州等樸氏。
姜氏 珍珠 姜以武 還有金川、安東、白川、海米、東福、廣州、峰日、法甸等本,均珍珠姜氏的分派。
更多人物
樸有天、樸信惠、樸敏雨、樸春、樸山多拉、樸宥拉、樸奎燦、樸春子、樸永馨、樸又許、樸信陽(yáng)、樸燦烈
一、樸piáo
現行較常見(jiàn)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黑龍江之嫩江縣,山東之東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運城,陜西之韓城,湖北之老河口,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,朝鮮族多此姓?!独m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載,歸“入聲”部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板楯七姓蠻有樸氏?!?/p>
2、《三國志·魏志》:“建安二十年,巴夷王樸胡,舉巴夷來(lái)附?!笔前鸵囊嘤袠阈?。
3、朝鮮族之樸姓,亦非同源:其一,來(lái)源古代傳說(shuō)。朝鮮《三國史記》載:“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,為六村:一曰閼川楊山村;二曰突山高墟村;三曰觜山珍支村(或云‘干珍村’);四曰茂山大樹(shù)村;五曰金山加利村;六曰明活山高耶村,是為辰朝六部。高墟村長(cháng)蘇伐公,望楊山麓蘿井旁林間,有馬跪而嘶,則往觀(guān)之。忽不見(jiàn)馬,只有大卵。剖之,有嬰兒出焉,則收而養之。及年十余歲,岐嶷然夙成。六部人以其生神異推尊之。至是立為君焉。辰人謂瓠為‘樸’,以初大卵為瓠,故以樸為姓?!逼涠?,清代為高麗族姓氏,世居易州、平壤等地方。其三,或為王姓所改?!缎帐峡悸浴份d:“元順帝時(shí)宦官樸不花,高麗人,其先姓王?!币灰鬴ú,又音pó,皆為姓。宋代有樸忠,潮州通判;明代有樸淳,衛指揮;又有樸素,新安衛左所鎮撫,以孝聞。
二、樸pǔ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遼寧之清源、昌圖,河北之圍場(chǎng),安徽之涇縣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。其源不一:
1、鄭樵注云:“(樸),亦作‘樸’,普木切?!逗鬂h書(shū)》巴郡蠻酋七姓:羅、樸、督、鄂、度、龔?!?/p>
2、今或為樸姓簡(jiǎn)化而得。
三、樸fú
罕見(jiàn)姓氏?!缎帐峡悸浴肥蛰d。其注引《魏志·裴注》:“樸,音浮?!薄缎帐显~典》引《希姓錄》亦載。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“賨人七姓之一?!比龂鴷r(shí)蜀有巴東太守樸胡?!稘h語(yǔ)大字典》音pú,其注引《集韻》云:“樸,夷姓也,魏有巴夷王樸胡?!币锻ㄖ尽吩疲骸皹闶?,亦作樸?!逗鬂h書(shū)》巴郡蠻酋七姓:羅、樸、督、鄂、度、夕、龔?!?/p>
四、樸(樸)pǔ
《姓氏詞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載。按:今簡(jiǎn)化為“樸”,仍音pǔ,為現行姓氏。
五、樸
樸姓起源:東漢時(shí)巴郡蠻(即板循蠻,土家族之先民)酋七姓:羅、樸、昝、鄂、度、夕、龔。
樸姓名人:
樸忠,唐時(shí)親軍指揮使。
郡望:巴郡。
六、樸
樸姓分布:分布較廣,尤以吉林延邊地區多此姓。
樸姓起源:
1、清高麗人姓。凡五派,出易州、平壤、開(kāi)城府、平安道、蜀州等地。今朝鮮族姓。
2、清滿(mǎn)洲人姓。世居沈陽(yáng)。
樸姓名人:
樸不花,元時(shí)高麗人,累官榮祿大夫,資正院使。
七、樸(樸)
樸姓分布:安徽淮南、遼寧開(kāi)源、撫順、黑龍江呼蘭、臺灣等地均有此姓。
樸姓起源:
1、見(jiàn)《姓苑》。
2、清時(shí)滿(mǎn)洲人姓。
樸姓姓氏源流
一、樸piáo
現行較常見(jiàn)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黑龍江之嫩江縣,山東之東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運城,陜西之韓城,湖北之老河口,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,朝鮮族多此姓?!独m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載,歸“入聲”部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板楯七姓蠻有樸氏?!?/p>
2、《三國志·魏志》:“建安二十年,巴夷王樸胡,舉巴夷來(lái)附?!笔前鸵囊嘤袠阈?。
3、朝鮮族之樸姓,亦非同源:其一,來(lái)源古代傳說(shuō)。朝鮮《三國史記》載:“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,為六村:一曰閼川楊山村;二曰突山高墟村;三曰觜山珍支村(或云‘干珍村’);四曰茂山大樹(shù)村;五曰金山加利村;六曰明活山高耶村,是為辰朝六部。高墟村長(cháng)蘇伐公,望楊山麓蘿井旁林間,有馬跪而嘶,則往觀(guān)之。忽不見(jiàn)馬,只有大卵。剖之,有嬰兒出焉,則收而養之。及年十余歲,岐嶷然夙成。六部人以其生神異推尊之。至是立為君焉。辰人謂瓠為‘樸’,以初大卵為瓠,故以樸為姓?!逼涠?,清代為高麗族姓氏,世居易州、平壤等地方。其三,或為王姓所改?!缎帐峡悸浴份d:“元順帝時(shí)宦官樸不花,高麗人,其先姓王?!币灰鬴ú,又音pó,皆為姓。宋代有樸忠,潮州通判;明代有樸淳,衛指揮;又有樸素,新安衛左所鎮撫,以孝聞。
二、樸pǔ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遼寧之清源、昌圖,河北之圍場(chǎng),安徽之涇縣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。其源不一:
1、鄭樵注云:“(樸),亦作‘樸’,普木切?!逗鬂h書(shū)》巴郡蠻酋七姓:羅、樸、督、鄂、度、龔?!?/p>
2、今或為樸姓簡(jiǎn)化而得。
三、樸fú
罕見(jiàn)姓氏?!缎帐峡悸浴肥蛰d。其注引《魏志·裴注》:“樸,音浮?!薄缎帐显~典》引《希姓錄》亦載。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“賨人七姓之一?!比龂鴷r(shí)蜀有巴東太守樸胡?!稘h語(yǔ)大字典》音pú,其注引《集韻》云:“樸,夷姓也,魏有巴夷王樸胡?!币锻ㄖ尽吩疲骸皹闶?,亦作樸?!逗鬂h書(shū)》巴郡蠻酋七姓:羅、樸、督、鄂、度、夕、龔?!?/p>
四、樸(樸)pǔ
《姓氏詞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載。按:今簡(jiǎn)化為“樸”,仍音pǔ,為現行姓氏。
五、樸
樸姓起源:東漢時(shí)巴郡蠻(即板循蠻,土家族之先民)酋七姓:羅、樸、昝、鄂、度、夕、龔。
樸姓名人:
樸忠,唐時(shí)親軍指揮使。
郡望:巴郡。
六、樸
樸姓分布:分布較廣,尤以吉林延邊地區多此姓。
樸姓起源:
1、清高麗人姓。凡五派,出易州、平壤、開(kāi)城府、平安道、蜀州等地。今朝鮮族姓。
2、清滿(mǎn)洲人姓。世居沈陽(yáng)。
樸姓名人:
樸不花,元時(shí)高麗人,累官榮祿大夫,資正院使。
七、樸(樸)
樸姓分布:安徽淮南、遼寧開(kāi)源、撫順、黑龍江呼蘭、臺灣等地均有此姓。
樸姓起源:
1、見(jiàn)《姓苑》。
2、清時(shí)滿(mǎn)洲人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