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姓百家姓排名
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 時(shí)間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895 | 2018年 | 無(wú) | 2014年 | 無(wú) |
2013年 | 無(wú) | 2007年 | 無(wú) | 2006年 | 無(wú) |
1995年 | 無(wú) | 1987年 | 無(wú) | 1982年 | 無(wú) |
明朝 | 無(wú) | 元朝 | 無(wú) | 宋朝 | 無(wú) |
北宋 | 無(wú) |
月姓起源
月姓起源一
《姓氏詞典》注說(shuō),月姓的最早記載見(jiàn)于《博古圖》,周代有稱(chēng)為月季的酒杯,又有叫月魯基的鼎,月就因此演變成了姓。
月姓起源二
也有的書(shū)上說(shuō),古代有夕月的官職,專(zhuān)門(mén)為帝王祭月,他們的后代雹陳就姓月了。
月姓起源三
而在云南孟連及沿中緬邊境的傣族中,月姓還是一個(gè)很有影響的姓氏。月字在傣族中是長(cháng)女的意思,傣族女子在未生子女之前的名字構成是“排行+名”,因此,大女兒往往稱(chēng)“月某”,沿用漢人姓名習慣,月就慢慢成了姓。
月姓起源四
江西贛州市月姓源自蒙古族。元初四杰,博爾忽與兄弟博爾術(shù)、木華黎和赤老溫。博爾忽后人為月闊察兒。據贛州《月氏族譜》記述:贛州月氏始祖是月闊察兒。月闊察兒為 “先朝博爾忽裔也,萬(wàn)戶(hù)侯,字失考?!?月闊察兒是元朝的一員戰將,官至平章政事,于1355年加封為太尉。其奉命南征,1356年” 死于行間 “。月闊察兒原配為江都人閻氏,又娶了劉氏。
月闊察兒南征時(shí),大元帝國氣數已盡,他在贛州留下貴忠和時(shí)忠兩子,但長(cháng)子貴忠早夭,時(shí)忠生秉文、秉武兩子;而秉文無(wú)后,好在秉武生了四子只留下已移居龍南縣的月華、月盈兩子發(fā)脈;兩兄弟分家,月華居今龍南縣紅巖村,月盈居今龍南縣馬巷仔;因月盈之父月秉武娶大龍堡(當年全南未建縣,仍為龍南縣管轄)黃氏為妾,月盈就在今全南縣燒斗村置買(mǎi)了山嶺田地,帶第四子璽公移居到燒斗繁衍至今,第一、二、三字仍留在馬巷仔。
贛南月氏今在龍南縣紅巖、馬巷仔和全南燒斗村。月氏遷贛南已650多年,移居全南也已540多年。
贛南月氏系元朝皇室后裔。留有嘉靖四十三年(公元1564年)吉立的蒙古包形狀的月盈墓,還有寬闊的跑馬場(chǎng)(有康熙和民國年間因土地爭執的判決書(shū)為證)。
其均告示子孫后代不忘自己是馬背上的民族。清康熙年間,全南燒斗月氏第九世月大因、月大固、月大亮、月大高四兄弟遷徙到湖北省孝感市撮箕口簸箕灣牟子大丘,后又遷徙到四川省鄰水縣的合流鎮燈盞村竹林灣。300多年來(lái),鄰水縣月氏已分布十多個(gè)鄉鎮。
月姓起源五
貴州省鎮遠縣羊坪鎮月家村月氏始祖為月東來(lái)。明洪武年間,武略將軍月東來(lái)與弟月東螢奉旨,隨南征將軍傅友德從甘肅遠征貴州青溪鎮平定盜賊,接著(zhù)又奉旨帶家眷鎮守。月東來(lái)及其隨帶的武官月玉山均陣亡。因軍功,朝廷封賞羊坪哨約十里的田地山為月東來(lái)后嗣耕種。至今已600多年。
月姓起源六
來(lái)自月氏族。月氏族起源于烏拉爾山、南西伯利亞一帶,居于河西走廊、祁連山古代原始印歐人種游牧部族,亦稱(chēng)“月支”“禺知”。月氏于公元前二世紀為匈奴所敗,西遷伊犁河、楚河一帶,后又敗于烏孫,遂西擊大夏,占領(lǐng)媯水(阿姆河)兩岸,建立大月氏王國。月氏西遷伊犁河、楚河時(shí),逐走了原居該地的塞人,迫使塞人分散,一部分南遷罽賓,一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亞的希臘人王國,建立大夏國。后來(lái)月氏復占大夏,并南下恒河流域建立貴霜王朝。
元代有月乃和,后改姓名為馬祖常。明有巴縣詩(shī)人月文憲。
在江西贛南全南縣燒斗村和龍南縣的紅巖月屋村,有1100多月姓人,自稱(chēng)都是蒙古人月闊察兒后裔。其中多有支系外遷四川等地 現四川廣安市鄰水縣合流鎮燈盞村周?chē)哂性率献迦私?000人 傳為湖廣填四川時(shí)期清朝康熙年間遷入,為現今已知最大的月姓聚居地。
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縣城附近的月家村,有月姓人口二百多人。
除了上述的江西龍南、四川鄰水、貴州鎮遠、云南嵩明以外,在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,還有三十余處如月家村、月家莊、月家溝這樣的地方,可能和月姓家族有關(guān)。例如山西臨縣青涼寺鄉月家溝曾經(jīng)有月氏家族古墓5座(1977年被毀),說(shuō)明該處曾經(jīng)是月姓家族的居住地,并且地名一直保留。
一、月yuè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河北之景縣、涉縣,山西之太原、介休,陜西之韓城,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独m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載,歸“入聲”部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詞典》注云:“月姓的最早記載見(jiàn)《博古圖》:周有月季之尊;又有月魯基之鼎?!?/p>
2、或以官為氏?!缎帐峡悸浴纷⒁缎帐蠈ぴ础吩疲骸爱斒窍υ轮僖詾槭??!惫糯跽呒涝路Q(chēng)夕月。
3、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“為金、元時(shí)之姓。元有月乃和,祖為金馬步指揮使,因改姓馬,名祖常?!薄督鹗贰酚性聫┟?,首建孔子廟;明洪武中有月輝;又有月文憲,武昌訓導,有詩(shī)名。
二、月yě
現行傣族姓氏。亦寫(xiě)作“葉”。云南之孟連及沿中緬邊境地區有分布?!霸隆北静皇切帐?。乃長(cháng)女之意。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之前,其名子構成為“排行+名”故為月×。遂有人依漢族姓名構成習俗,稱(chēng)“月×”,因方音異讀,遂音yě(這里不讀yuè)。一音yuè,亦為現行姓氏。
三、月
月姓分布:四川鄰水、浙江義烏、山西平陸、臺灣高雄、屏東、臺北、臺中、江西龍南、興國、北京、河北、新疆鞏留、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
月姓起源:
1、古時(shí)有夕月之官(古時(shí)王者祭月謂之夕月),其后以為氏,見(jiàn)《姓氏尋源》。
2、匈奴姓。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匈奴人月氏為親侯,見(jiàn)《漢書(shū)·功臣表 》。
3、金、元時(shí)蒙古人姓。
4、臺灣土著(zhù)、新疆錫伯族等均有此姓。
月姓名人:
月彥明,元時(shí)元統中臺州錄事,首建孔子廟。月文憲,明時(shí)巴縣人,武昌訓導。
變化:元時(shí)有月乃和者,其祖曾任金時(shí)馬步指揮使,后因以改姓馬名祖常。
月姓姓氏源流
一、月yuè
現行較罕見(jiàn)姓氏。今河北之景縣、涉縣,山西之太原、介休,陜西之韓城,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漢族姓氏?!独m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載,歸“入聲”部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詞典》注云:“月姓的最早記載見(jiàn)《博古圖》:周有月季之尊;又有月魯基之鼎?!?/p>
2、或以官為氏?!缎帐峡悸浴纷⒁缎帐蠈ぴ础吩疲骸爱斒窍υ轮僖詾槭??!惫糯跽呒涝路Q(chēng)夕月。
3、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“為金、元時(shí)之姓。元有月乃和,祖為金馬步指揮使,因改姓馬,名祖常?!薄督鹗贰酚性聫┟?,首建孔子廟;明洪武中有月輝;又有月文憲,武昌訓導,有詩(shī)名。
二、月yě
現行傣族姓氏。亦寫(xiě)作“葉”。云南之孟連及沿中緬邊境地區有分布?!霸隆北静皇切帐?。乃長(cháng)女之意。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之前,其名子構成為“排行+名”故為月×。遂有人依漢族姓名構成習俗,稱(chēng)“月×”,因方音異讀,遂音yě(這里不讀yuè)。一音yuè,亦為現行姓氏。
三、月
月姓分布:四川鄰水、浙江義烏、山西平陸、臺灣高雄、屏東、臺北、臺中、江西龍南、興國、北京、河北、新疆鞏留、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
月姓起源:
1、古時(shí)有夕月之官(古時(shí)王者祭月謂之夕月),其后以為氏,見(jiàn)《姓氏尋源》。
2、匈奴姓。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匈奴人月氏為親侯,見(jiàn)《漢書(shū)·功臣表 》。
3、金、元時(shí)蒙古人姓。
4、臺灣土著(zhù)、新疆錫伯族等均有此姓。
月姓名人:
月彥明,元時(shí)元統中臺州錄事,首建孔子廟。月文憲,明時(shí)巴縣人,武昌訓導。
變化:元時(shí)有月乃和者,其祖曾任金時(shí)馬步指揮使,后因以改姓馬名祖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