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凡舉二十萬(wàn)眾,棄之死地,只輪不還,人銜冤毒,無(wú)敢言者。
2、歷史上負屈銜冤而死的,何止萬(wàn)千!
3、借有二人坐獄遇赦,則曲者幸免,直者銜冤,冤氣升聞,乃所以致災,非所以弭災也。 /ZAOJU/
4、百姓,而有些該捕“鼠”的“貓”卻躲在房頂上一動(dòng)也不動(dòng),甚至還對捕鼠者吹胡子瞪眼或者給“鼠”們通風(fēng)報信,助紂為虐,讓捕“鼠”者負屈銜冤。
5、而對于司法不公,冤獄即成,許多時(shí)候猶竇娥悲呼“我今日負屈銜冤哀告天”,卻是“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”。
6、某自思無(wú)罪,受此慘禍,今三百五十余年,銜冤未報,伏乞閻君明斷。
7、恩相明鏡,念林沖負屈銜冤!小人雖是鹵的軍漢,頗識些法度,如何敢擅入節堂。
8、林沖負屈銜冤,最后被逼上梁山,走上了反抗的道路。?
9、上帝深宮閉九閽,巫咸不下問(wèn)銜冤。
10、因抱屈銜冤,憤憤難平,故擊鼓呼冤。
11、蒼震有位,黃離蔽明。江充禍結,戾據災成。銜冤昔痛,贈典今榮。享靈有秩,奉樂(lè )以迎。--迎神曲。銜冤造句藤萍。
12、驪姬譖殺太子申生,國人都知道太子是銜冤而死。
◎銜冤xiányuān
[nurse a bitter sense of wrong] 指無(wú)辜受罪。即“含冤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