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子曰: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?!?。
2、我頓時(shí)嚇了一跳,我終于鼓起勇氣向老師說(shuō)了,頓時(shí)感到舒服多了,也許這就是別人常說(shuō)的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”吧!
3、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。
4、對比老百姓的“君子坦蕩蕩”,官員們真有些“小人常戚戚”。
5、“笑一笑十年少,愁一愁白了頭”,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”,要心寬,凡事想得開(kāi),要使自己的主觀(guān)思想不斷適應客觀(guān)發(fā)展的現實(shí)。?
6、所以大成至圣能夠以“君子坦蕩蕩”的風(fēng)格,避免“小人常戚戚”的態(tài)度去保持他的悠閑。
7、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”,快樂(lè )的人坦蕩,正直,富有同情心,善良帶給人的快樂(lè )最純粹,小人的快樂(lè )是渾濁的。
8、為人處事,寬以待人,豁達樂(lè )觀(guān),要學(xué)“君子坦蕩蕩”,可使心情舒暢,莫像“小人常戚戚”。
9、古人說(shuō),君子謀道,小人謀財;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……講的就是修身、用權、律己的標準。
10、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;斥百姓“小人常戚戚”;斥婦女“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”。
11、常言道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”。
12、所謂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