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又想那故鄉之松亦是漫山翠青無(wú)數,而今卻已是遠寄浮沉不堪其憂(yōu)。
2、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(mén)生,所謂“人不堪其憂(yōu)而回也不改其志”,孔子說(shuō)他不遷怒,不貳過(guò)。
3、子曰:"賢哉,回也!一簞食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。賢哉,回也!"。
4、一簧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,賢載。
5、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。賢哉,回也。
6、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。?
7、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。
8、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。賢在回也!孔子。
9、他說(shuō),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(lè )亦在其中矣”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”。
10、大娘,你說(shuō)這是陋屋?一簞食一瓢飲,居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也不改其樂(lè )。
11、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?;匾膊桓钠錁?lè )。賢哉,回也!
12、晚生貧寒慣了,盛世亂世,晚生自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不堪其憂(yōu),不改其樂(lè )。
13、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(yōu),回亦不改其樂(lè )”的顏回;“君子死而冠不免”,遂“結纓而死”的子路。
14、人不堪其憂(yōu),顏子不改其樂(lè ),孔子賢之。
15、挺不堪其憂(yōu),且不平于失職,素與術(shù)士公孫常善,乃與常書(shū)以敘所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