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到王朝統治中后期,冗官、冗員、朋黨、萎靡、懈惰現象以及政治腐敗往往積重難返,愈演愈烈,進(jìn)而成為改朝換代的重要根源。
2、兼攝性懈惰,懶事皮膚,澡刷不謹,澣沐。
3、同時(shí),又有意示弱,故作柔懦懈惰,御軍寬怠,以麻痹敵軍。
4、精神,包括“干一些你并不擅長(cháng)的新事物”;既不能在別人陰影下的恐懼和壓力中生活,以他人的坐標為坐標,也不能因此而放任自流、不思進(jìn)取、松懈惰怠。
5、此“心氣”,非中醫所指“六十歲,心氣始衰,苦憂(yōu)悲,血氣懈惰,故好臥”之陽(yáng)虛之心氣,而是指“干勁”,屬志向、勇氣之精神。
6、權力的運行可能會(huì )逐利,可能會(huì )尋租,可能會(huì )懈惰,所以需要一種合理的不信任來(lái)約束權力、規范權力。
7、七十古稀,彈指即過(guò),過(guò)則已無(wú),何敢懈惰。
8、女王身邊的人士表示,女王天生不懂得懈惰二字,只要她還有能力,就會(huì )繼續努力盡君王的職責。?
9、懈惰的馬路程遠,吝嗇的朋友遠。
10、氦氖氬氪氙,惰素非懈惰,鈹鎂鈣鍶鋇,堿土亦非土。
11、大體來(lái)看,血氣懈惰的“懈”,是松懈,“惰”,是懶惰的意思。
12、六十歲,心氣始衰,善憂(yōu)悲,血氣懈惰,故好臥。
◎懈惰xièduò
[sluggish] 懈怠;懶惰;松軟疲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