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矢嘗膽臥薪之志,當救焚拯溺之時(shí),予與文武百僚,責無(wú)旁貸,勉旃勿忽。
2、若安石、惠卿所建,為天下害者,改之當如救焚拯溺。
3、“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,不可遲疑。
4、老天不保佑我大隋,現在皇祖被害于江都,天下又值大亂,唐王李淵,仁德著(zhù)于四海,扶危拯溺,澤被天下,又是皇帝國戚。
5、你這孽障!姜子牙奉玉虛符命,扶助圣主,戡定禍亂,拯溺救焚,吊民伐罪,你為何反起狼心,你助惡為虐!犯下彌天大最。
6、王,膺期命世,扶危拯溺,自北徂南,東征西怨。
7、但以扶危拯溺者,大道所尚、紓刑肩過(guò)者,玄門(mén)是宗。
8、翁孟勇說(shuō),扶危拯溺、善行天下,在中國有著(zhù)悠久的傳統。
9、足下試自思之,必有拯溺救焚之事。
10、不治其本,而務(wù)其未,譬猶拯溺,錘之以石;救火,投之以薪。
11、然夷兇翦亂,拯溺扶危,四海樂(lè )推,三靈眷命,揖讓而居南面者,陳氏也。
12、在諸如救火拯溺的危急時(shí)刻,不僅會(huì )失去救人的黃金時(shí)間,也會(huì )失去血性甚至德性。
13、夫拯溺救焚,帝王之師也;窮兇騁暴,戎狄之舉也。
14、某守晉陽(yáng),馳心魏闕,授手濡足,拯溺救焚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