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對鍼”。 比喻密切相符,吻合。
引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八二回:“‘不足畏’是使人料得定,方與‘焉知’的‘知’字對鍼,不是‘怕’的字眼?!?br/>郭沫若《討論注譯運動(dòng)及其他》:“有的連字義的對針從字典上也還甄別不出來(lái),這如何能望他們譯得不錯呢?”
⒉ 照應。
引《聊齋志異·荷花三娘子》清但明倫評:“一句一字,無(wú)非對鍼上文也。文有上下分作兩截,而烘云托月,前后映合,不露兩截痕跡者,於此可見(jiàn)?!?/span>
相符、吻合。
別人正在搜
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/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
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/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