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鞠塲”。 古代蹴鞠場(chǎng)地。為平坦大廣場(chǎng),三面矮墻,一面為殿、亭、樓、臺,可作看臺。
引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九五引唐李綽《尚書(shū)故實(shí)·李抱貞》:“抱貞曰:‘但言擇日鞠場(chǎng)焚身?!?br/>《舊唐書(shū)·鄭從讜傳》:“初論安率師入關(guān),至陰地,以數百卒擅歸, 從讜集諸部校斬之於鞠場(chǎng)?!?br/>《舊五代史·唐書(shū)·莊宗紀六》:“召從臣擊球於鞠場(chǎng)?!?br/>《金史·禮志八》:“重五於鞠塲,中元於內殿,重九於都城外?!?/span>
踢毛毬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