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鮒禺”。亦作“鮒鰅”。山名。即鮒魚(yú)山。參見(jiàn)“鮒魚(yú)”。
引《文選·謝朓<齊敬皇后哀策文>》:“陋蒼梧之不從兮,遵鮒隅以同壤?!?br/>一本作“鮒禺”。 李善注引《山海經(jīng)》:“大荒之中, 河水之間, 鮒禺之山,帝顓頊與九嬪葬焉?!?br/>劉良注:“舜葬蒼梧,二妃不從,故陋之; 帝顓頊與九嬪葬于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鮒禺之山,故遵之?!?br/>三國魏阮籍《東平賦》:“懼從風(fēng)而永去兮,託顓頊於鮒隅?!?br/>宋樂(lè )史《太平寰宇記·河北道六·澶州》:“鮒鰅山在縣( 頓丘縣 )西北三十里,今名廣陽(yáng)山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