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同的方法。
引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古今異情,其所以治亂者異道?!?br/>漢劉向《說(shuō)苑·君道》:“夫三君之舉賢,皆異道而成功?!?br/>南朝齊王融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之四:“是以三王異道而共昌,五霸殊風(fēng)而并列?!?/span>
⒉ 指別的方法。
引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處尊位,長(cháng)執重勢,而獨擅天下之利者,非有異道也。能獨斷而審督責,必深罰,故天下不敢犯也?!?/span>
⒊ 指志趣或本性不同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何方圓之能周兮,夫孰異道而相安?!?br/>明汪道昆《洛水悲》:“吾聞人神異道,不得相干?!?/span>
⒋ 思想理論不同。
引《漢書(shū)·董仲舒傳》:“今師異道,人異論,百家殊方,指意不同,是上亡以持統一……下不知所守?!?/span>
⒌ 不同的道路;方向相反的道路。
引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,博望侯張騫將萬(wàn)騎與廣俱,異道?!?br/>《法苑珠林》卷三一:“佛必從此來(lái),我則從彼異道而去?!?/span>
⒍ 指信不同教義的人。即異教徒。
引《法苑珠林》卷七九:“今須通散一毫以上捨入十方眾僧及窮獨乞人并諸異道?!?/span>
不同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