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五百 ”。
I指東漢·鄧彪等五人,因字號中皆帶“伯”字,故稱(chēng)。
五個(gè)霸主。
⒈ 五個(gè)霸主。(1)指夏昆吾,殷大彭、豕韋、周齊桓公、晉文公。
引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彭祖得之,上及有虞,下及五伯?!?br/>成玄英疏:“五伯者, 昆吾為夏伯, 大彭、豕韋為殷伯, 齊桓、晉文為周伯,合為五伯?!?br/>(2)指春秋齊桓公、晉文公、宋襄公、楚莊公、秦繆公?!秴问洗呵铩ぎ攧?wù)》:“備説非六王五伯?!?br/>高誘注:“五伯, 齊桓、晉文、宋襄、楚莊、秦繆也?!?br/>明沉采《千金記·定謀》:“五伯當年勢迭興,讀書(shū)牛角戴鋤行?!?br/>(3)指春秋齊桓公、晉文公、楚莊王、吳王闔閭、越王句踐?!盾髯印ね醢浴罚骸半m在僻陋之國,威動(dòng)天下,五伯是也……故齊桓、晉文、楚莊、吳闔閭、越句踐,是皆僻陋之國也,威動(dòng)天下,彊殆中國?!?br/>(4)指春秋齊桓公、宋襄公、晉文公、秦穆公、吳王夫差?!稘h書(shū)·諸侯王表》:“故盛則周、邵相其治,致刑錯;衰則五伯扶其弱,與其守?!?br/>顏師古注:“伯讀曰霸。此五霸謂齊桓、宋襄、晉文、秦穆、吳夫差也?!?/span>
⒉ 同“五百”。
引《新唐書(shū)·蘇世長(cháng)傳》:“初在陜,邑里犯法不能禁,乃引咎自撻于廛,五伯疾其詭,鞭之流血, 世長(cháng)不勝痛,呼而走,人笑其不情?!?br/>宋岳柯《桯史·蠲毒圖》:“﹝王涇﹞減死黥流,杖脊朝天門(mén),中使涖焉,方覬其速斃, 涇貨五伯下其手,卒得活?!?/span>
⒊ 指東漢鄧彪等五人,因字號中皆帶“伯”字,故稱(chēng)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鄧彪傳》“鄧彪字智伯 ……后仕郡,辟公府” 唐李賢注引《東觀(guān)記》:“彪與同郡宗武伯、翟敬伯、陳綏伯、張弟伯,同志好,齊名, 南陽(yáng)號曰‘五伯’?!?/span>
春秋五霸。指齊桓公、晉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莊王?!稇饑撸夭咭弧罚骸鸽m古五帝、三王、五伯,明主賢君,常欲坐而致之,其勢不能,故以戰續之?!挂沧鳌肝灏浴?、「伍伯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