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曲與北曲的合稱(chēng)。南曲又稱(chēng)“南詞”,北曲又稱(chēng)“北詞”,故也合稱(chēng)為“南北詞”。南曲以唐·宋大曲、宋詞為基礎,曲調用五音階,用韻以南方(今江·浙一帶)語(yǔ)音為標準,有平上去入四聲。聲調柔緩宛轉,以簫笛伴奏。
⒈ 南曲與北曲的合稱(chēng)。南曲又稱(chēng)“南詞”,北曲又稱(chēng)“北詞”,故也合稱(chēng)為“南北詞”。南曲以唐宋大曲、 宋詞為基礎,曲調用五音階,用韻以南方(今江浙一帶)語(yǔ)音為標準,有平上去入四聲。聲調柔緩宛轉,以簫笛伴奏。 宋元南戲及明清傳奇均以南曲為主。北曲用七音階,用韻以《中原音韻》為準,無(wú)入聲。聲調遒勁樸實(shí),以弦樂(lè )器伴奏,有“弦索調”之稱(chēng)。 元雜劇都用北曲, 明清傳奇也采用部分北曲。 《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》所收曲牌共二〇九四個(gè),其中南曲有一五一三個(gè),北曲有五八一個(gè)。是研究“南北曲”音樂(lè )最豐富的參考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