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公啟事,漢語(yǔ)成語(yǔ),意思是晉山濤為吏部尚書(shū),凡選用人才,親作評論,然后公奏,比喻公開(kāi)選拔人才。出自《晉書(shū)》。
《晉書(shū)·山濤傳》:“濤 再居選職十有餘年,每一官缺,輒啟擬數人,詔旨有所向,然后顯奏,隨帝意所欲為先…… 濤 所奏甄拔人物,各為題目,時(shí)稱(chēng)‘山公 啟事’?!?/p>
唐 李商隱《贈宇文中丞》詩(shī):“人間只有 嵇延祖,最望 山公 啟事來(lái)?!?/p>
清 吳偉業(yè)《鴛湖曲》:“中散 彈琴竟未終,山公 啟事成何用?”?
晉代山濤任吏部尚書(shū),擅于擢拔人才,每有官缺,均先親自選題數人,寫(xiě)成奏章,密啟皇帝選錄,然后公奏,故舉無(wú)失才,時(shí)稱(chēng)為「山公啟事」。見(jiàn)《晉書(shū).卷四三.山濤傳》。后用以稱(chēng)揚薦賢舉能,知人明鑒。
山公啟事,讀音shān gōng qǐ shì,漢語(yǔ)成語(yǔ),知人能鑒,薦才舉賢,出自《晉書(shū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