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原稱(chēng)公莫舞。古代舞蹈名。因舞時(shí)以巾作道具,故名。 隋時(shí)牛弘請以《巾舞》和《鞞舞》、《鐸舞》、《拂舞》并在宴會(huì )與雜伎同設,于西涼前奏之。 唐時(shí)將其曲列入清商樂(lè )中。參閱《隋書(shū)·音樂(lè )志下》、《舊唐書(shū)·音樂(lè )志二》。
引《晉書(shū)·樂(lè )志下》:“《公莫舞》,今之《巾舞》也。相傳云項莊劍舞, 項伯以袖隔之,使不得害漢高祖,且語(yǔ)項莊云:‘公莫!’古人相呼曰‘公’,言公莫害漢王也。今之用巾,蓋像項伯衣袖之遺式?!?/span>
一種中國古代的舞蹈。參見(jiàn)「公莫舞」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