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
指該官署官員。
⒈ 官署名。 《周禮》官名有大行人之職, 秦及漢初稱(chēng)典客, 景帝六年,更名大行令, 武帝太初元年,改稱(chēng)大鴻臚,主掌接待賓客之事。 東漢以后,大鴻臚主要職掌為朝祭禮儀之贊導。 北齊始置鴻臚寺, 唐一度改為司賓寺, 南宋、金、元廢, 明復之, 清沿置。主官或稱(chēng)卿,或稱(chēng)正卿,副職為少卿,屬官因各朝代而異,或有鳴贊、序班,或置丞、主簿。 《漢書(shū)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典客, 秦官,掌諸歸義蠻夷,有丞。
引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,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?!?br/>顏師古注引應劭曰:“郊廟行禮讚九賓,鴻聲臚傳之也?!?br/>《新唐書(shū)·百官志三》:“凡客還,鴻臚籍衣齎賜物多少以報主客,給過(guò)所?!?/span>
⒉ 指該官署官員。
引唐韓愈《袁氏先廟碑》:“始居華陰,為拓拔魏鴻臚?!?br/>明李東陽(yáng)《十八日聽(tīng)傳臚有作》詩(shī):“黃紙數行丹詔字,鴻臚三唱甲科名?!?/span>
職官名。周置大行人之職,秦稱(chēng)為「典客」,北齊稱(chēng)為「鴻臚寺」。主掌朝貢慶吊的贊導相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