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以天下為公。
引漢劉向《說(shuō)苑·至公》:“古有行大公者,帝堯是也……得舜而傳之,不私於其子孫也?!?/span>
⒉ 極其公正。
引宋周煇《清波別志》卷上:“徽宗嘗對輔臣語(yǔ)及元祐、紹圣事,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,扶偏救弊?!?br/>清顧炎武《酬李處士因篤》:“吾道貴大公,片言折邪妄?!?br/>鄒韜奮茅盾等《我們對于國事的態(tài)度和主張》:“深望領(lǐng)導抗戰之領(lǐng)袖與政府,以大勇大公之心,毅然決然,當機立斷?!?/span>
⒊ 即太公望 ( 呂尚 )。輔佐武王滅商有功,封于齊。
引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:‘五侯九伯,女實(shí)征之,以?shī)A輔周室!’”
劉文淇疏證:“太公,謂呂尚也…… 梁履繩曰:‘始封之君,子孫尊為太公。 《齊世家》:文王得吾先君太公?!短锞粗偈兰摇芬喾Q(chēng)田和為太公,是也?!?/span>
極公平無(wú)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