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名〉
(會(huì )意。從戈,從榦(gàn)省。本義:古代兵器。青銅制,將矛、戈合成一體,既能直刺,又能橫擊)
同本義。一種可勾可刺的兵器,出現于商、周,盛行于戰國、漢晉各代。戟是一種分枝狀兵器
戟,有枝兵也?!褡终`作戟?!墩f(shuō)文》
戟廣寸有半?!犊脊び洝ひ笔稀?。注:“今三鋒戟也?!?/p>
修我矛戟?!对?shī)·秦風(fēng)·無(wú)衣》
交戟之衛士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
刀戟縱橫?!稄V東軍務(wù)記》
如:戟戈(戟和戈,泛指兵器);戟盾(戟和盾);戟牙(戟上橫出的刃);戟吏(儀仗中持戟的人)
儀仗名。如:戟節(戟級。戟仗和符節);戟槊(門(mén)戟和長(cháng)矛);戟幢(門(mén)戟和飾以羽毛的旗幟)
〈動(dòng)〉
伸出食指和中指來(lái)指人
拱此而揖人,人莫不喜;戟此而詈人,人莫不怒?!巍ぬK軾《后怪石供》
又如:戟手(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,其狀似戟,表示憤怒或勇武的情狀)
刺激
其根辛苦,戟人咽喉?!侗静菥V目·大戟》
又如:戟口(刺口,唇受刺激如戟刺);戟喉(喉受刺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