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名〉
(形聲。從玉,叚(xiá)聲。本義:玉上的斑點(diǎn))
同本義
瑕,玉小赤也?!墩f(shuō)文》
赤瑕駁榮?!抉R相如《子虛賦》。注:“赤玉也?!?/p>
江珠瑕英?!笏肌妒穸假x》
深瑕而澤?!犊脊び洝す恕?/p>
璧有瑕,請指示王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
瑕不掩瑜?!抖Y記·聘義》
又如:瑕適(玉上的斑痕。比喻缺失)
比喻人或事物顯露出來(lái)的缺陷、缺點(diǎn)或小毛病
心茍無(wú)瑕,何恤乎無(wú)家!——《左傳·閔公元年》
善言無(wú)瑕讁?!独献印?/p>
德音不瑕?!对?shī)·豳風(fēng)·狼跋》
棄瑕錄用?!铣骸で疬t《與陳伯之書(shū)》
又如:瑕瑜(比喻人的短處和長(cháng)處)
裂縫;罅隙
凡相膠…深瑕而澤,紾而博廉?!吨芏Y》
又如:瑕縫(裂縫;裂隙)
引申為空虛、空子
攻堅則韌,乘瑕則神?!豆茏印?/p>
又如:瑕隙(可乘的間隙,嫌隙)?
帶紅色的玉
于近則有瑕英菌芝,玉石江珠?!獡P雄《蜀都賦》
〈動(dòng)〉
指出缺點(diǎn)、毛病。引申為怪罪
惟我知女,女專(zhuān)利而不厭,予取予求,不女疵瑕也?!蹲髠鳌?/p>
又如:瑕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