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名〉
(形聲。從牛,羲聲。本義:做祭品用的毛色純一的牲畜)
同本義
犧,宗廟之牲也?!墩f(shuō)文》
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?!稌?shū)·微子》。傳:“色純曰犧?!?/p>
共其犧牲?!吨芏Y·牧人》。注:“毛羽完具也?!?/p>
宗廟曰芻豢、山川曰犧牲?!洞蟠鞫Y記·曾子大圓》
自憚其犧也?!蹲髠鳌ふ压辍?/p>
犧牲玉帛。(古代祭祀用的祭品。犧牲,名詞,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,指豬、牛、羊等。玉,指玉器。帛,絲織品。)——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
又如:犧牛(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牛);犧羊(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羊);犧牢(供宴饗或祭祀用的牛、羊、豬);犧宰(古代祭祀時(shí)掌管犧牲的官吏)
指伏羲氏
于穆二圣,仁等春生,除棄周漢遐軌犧庭?!段簳?shū)·程駿傳》
又如:犧年(伏羲氏之世。借指太平盛世);犧皇(羲皇。稱(chēng)伏羲氏)
酒樽名(以前讀suō,今讀xī)
犧,酒尊名?!都崱?/p>
又如:犧人(官名。專(zhuān)掌供設酒醴的官吏);犧羽(古代雕飾于酒樽的禽鳥(niǎo)圖案);犧杓(瓢的別稱(chēng))